近期关注
冯小刚

  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其导演过的电影总票房超过20亿,是中国内地最具有电影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近年主要电影作品有:《甲方乙方》、《集结号》、《大腕》、《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连续四年获得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三届百花奖、一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2013年7月12日下午,央视正式宣布冯小刚担任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冯小刚导演将于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日赴美举办个人影展,并在洛杉矶TCL中国大剧院进行手印典礼,这也是首位中国内地导演于此留“印”纪念。

  人物生平

  冯小刚自幼喜爱美术、文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后参军。转业后,进入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工会文体干事。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电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

  曾担任小品等舞台剧的编剧、导演。后由其好友、搭档——葛优介绍参加上海电影节,从此正式开始其电影生涯。

  《遭遇激情》是他与郑晓龙联合编导的第一部作品,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他与王朔、马未都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92年,他再次与郑晓龙合作写了电影剧本《大撒把》,搬上银幕后,又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1993年,冯小刚与导演郑晓龙合作执导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创收视率最高纪录,并荣获一九九三年度“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飞天奖”和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

  1994年,他又干起导演,处女作是《永失我爱》,这也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冯小刚还兼做美工。1997年,他推出电视剧《月亮背面》。近几年,又连续推出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票房成绩不俗。他的《一声叹息》在圈里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冯氏喜剧确实在这几年被人熟知,而冯小刚之所以能够成为又一个大片导演,仍是因为他导演的这些贺岁片。与张艺谋、陈凯歌这些被著名电影奖项肯定过的导演相比,冯小刚是以普通观众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电影风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业领域打滚的导演。1997年之前,冯小刚也拍过艺术电影,但被“枪毙”不少。1996年,冯小刚的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拍不久被迫停机,当时电影局的理由是:“剧本过于挑逗、追逐……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错误引导大众审美趣味……”这一闷棍并没有彻底打倒冯小刚,第二年,《甲方乙方》问世,一片叫好。2000年,心有不甘的冯小刚修改了《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并通过审查——就是那部《一声叹息》。

  尽管冯小刚在普通观众里有较好的人缘,但在电影评论界却没有收获太多的声音,这与他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有很大关系,有时冯小刚与媒体的关系很差,遇到媒体虚假报道的情况,甚至几次出现辱骂记者的场面,媒体营销可谓出现危机,但这就是冯导,凭的是电影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媒体营销,算是一个电影界的特例。

  2009年元旦假期结束,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就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亿票房大关,公映刚刚过半就无限接近《赤壁(上)》,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三亿俱乐部”成员之一。经过《非诚勿扰》一役,冯小刚个人作品的票房总和已经达到10.32亿,成为中国首个作品票房过10亿的电影导演。《非诚勿扰》让冯小刚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内地总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将同级别的张艺谋和陈凯歌抛在了身后。

  冯小刚的贺岁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效应,为处在特殊国情中的民族电影的商业化蹚出了一条出路。从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最终获得了3600万元的票房开始,冯小刚的一系列贺岁片的商业成功给疲软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

  2010年上半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25天票房超过6亿元大关,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9项新纪录,票房之最。

  2010下半年又执导了《非诚勿扰2》,20天内就突破四亿大关,紧追《让子弹飞》,成为2011年贺岁票房生力军。

  创作特色

  (1)欲望表达

  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冯小刚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的导演。他始终把目光投向喧闹的现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市民导演”。他的电影以平民的视角,表现市民理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阶层的心里欲望和消费要求。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电影才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喝彩。

  (2)对生存、生命的反思

  假定式的游戏情节中透露出了对生存、生命的反思。冯小刚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游戏、反讽等特色,进而把“游戏”扩大到了整个市民文化在贺岁片中他把对生活的调侃,对人生的戏谑和对主流文化的揶揄推向了极致。他的几部贺岁片,无论是情节还是语言,游戏化的处理都贯穿他创作的始终。冯小刚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构建了一个成人游戏的童话世界。如在情节层面上《甲方乙方》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不见不散》是一个追逐的游戏,《没完没了》和《天下无贼》是一个智力游戏,《手机》是一个关于谎言的游戏。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无论是将工作游戏化(《甲方乙方》)、爱情游戏化(《不见不散》)还是社交游戏化(《没完没了》),实际上都只是冯小刚的一种“游戏人生”的生存态度的展示。纵观冯小刚的电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的主题都是沉重而深刻的,无论是《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天下无贼》三者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人的卑微的尊严的关怀,还是《大腕》、《手机》对现代传媒暴力的警惕都是十分深刻的。在贺岁片喜剧形式的包装之下冯小刚所追求的对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正是冯小刚的贺岁片没有流于纯粹的搞笑和无聊闹剧的原因。

  (3)京味语言

  游戏调侃的京味语言。《不见不散》中刘元装瞎是用诗一般的朗诵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伤感,可是这一切却随着被揭穿后的一句:“我又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庄谐相生的幽默。而“同志,我们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首长好,为人民服务”更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善意而温和的揶揄。《甲方乙方》中川菜厨子“守口如瓶”的“打死我也不说”彻底消解了英雄的崇高含义。

  (4)明星策略

  明星策略:不变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冯氏贺岁片高扬“贺岁喜剧”的旗帜,针对最佳放映档期,演绎社会关注的情感问题,冯小刚一马当先地开拓了本土娱乐电影的制作策略。而且不论在前期的策划还是后期运作,他都始终注意依从商业生产流程,针对中国市场特色,迎合普通民众的心理趣味和道德倾向。在1995年以来电影市场持续低迷、国产片一派萧条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票房神话。

公告
协会简介

专题报道
联系我们
欢迎您对本网站的建设提出建议

具体意见请发送至:zgdyjxh@163.com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22号

邮编:100013